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就医指南 >> 科普知识 >> 正文
科普知识

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2024全民营养周开始啦!

全民营养周是每年5月的第三周,今年是第十届全民营养周,将在2024年5月12日-18日拉开帷幕。

本届“全民营养周”的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全民营养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措施。

今年的营养主题旨在呼吁大众多吃奶类和大豆类食品,同时减少烹调油的摄入量,其核心信息是“减油、增豆、加奶”,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准则第三条“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第五条“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中的重点内容展开。

第一 减油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可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等,主要来源于烹调油和畜肉。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增加血脂异常、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膳食总脂肪人均摄入量为79.1克,其中烹调油和畜肉脂肪的贡献率分别为53.4%和24.3%。

日常生活如何减油?

1.少用动物性脂肪,烹调用油建议选择植物油。不同烹调油的营养构成不同,采购烹调油时适当调换品种。

2.使用控油壶,减少烹调油。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

3.健康烹饪,培养清淡口味。烹饪时尽量采用蒸、煮、炖、焖、凉拌等少油方式,避免油炸、煎炒等高油烹饪方式。这样不仅能减少油脂摄入,还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更利于健康。

4.控制火候和油温。烹饪时,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油温,避免油温过高导致食物中的脂肪酸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同时,油温过高也容易造成食物烧焦,产生有害物质。

5.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培养清淡不油腻的健康饮食习惯;超重肥胖等人群更应控制脂肪摄入,少吃油炸和高油食品,做到食物多样、合理膳食。

6.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可以优先选择低油菜品,主动提出少油需求。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品。

7.除烹调油外、肥肉、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时宜选择瘦肉,每人每周不超过500g。

   


第二 增豆

有关“增豆”的提醒,主要是指大豆,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

大豆制品通常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两类。

非发酵豆制品有豆腐、豆浆、豆腐干、豆腐皮、腐竹等,它们是经过浸泡、磨浆、除渣、煮浆及成型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发酵豆制品如腐乳、豆豉、豆瓣酱、黄豆酱,通常经过微生物发酵,从而具有独特风味。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E等,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是素食者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每天应足量摄入,全素人群平均每天应摄入50~80克,蛋奶素人群25~60克。


豆类食物交换份

 

关于“吃豆”的小提醒:

• 自制豆浆须煮透。

• 烹制和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时,应注意少油、少盐、少糖。

• 摄入畜肉过多的人群,可用大豆及其制品替换部分肉类,既保证了优质蛋白质摄入,又可减少因摄入过多畜肉而引起的健康风险。

• 特殊人群:高血压等人群,如无饮食禁忌,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豆腐、豆干等大豆制品在加工、制作、烹饪过程中,嘌呤含量有所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及痛风患者可适量食用。

第三 加奶

奶及奶制品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₂,尤其是钙的良好来源。奶类中的乳糖还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奶类等量交换份

 

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多摄入。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老年人易骨质疏松,尤其需要每天足量摄入。建议日常膳食选择不同奶及奶制品,如每日饮用一杯奶,适当搭配一杯酸奶或2~3片奶酪等。

 

可多途径增加奶及奶制品的摄入,如在烘焙、炖煮等烹饪过程中添加,营养丰富、健康美味。选择奶及奶制品先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不能用含乳饮料替代奶。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无乳糖、低乳糖奶或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超重肥胖、高血脂人群可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

全民营养周,每年一个主题。今年,让我们一起增加奶豆,减少油脂,促进健康!

 

 

上一条:​2024年“5·15” 第3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海报正式发布
下一条:合理用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