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就医指南 >> 科普知识 >> 正文
科普知识

【健康科普】天气炎热,如何避免感染食源性疾

      炎炎夏日,容易发生因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症状多表现为恶心、腹痛、呕吐、腹泻等。一旦出现病症,要及时就医。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等。
如何预防微生物食源性疾病?
      通过规范的餐饮操作,以及家庭科普教育等手段,特别是防止“病从口入”,可以做到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可防可控”。
      比较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包括:肉类、禽类、海鲜、蛋类、蔬菜。
      清洁和彻底煮熟食物是有效控制微生物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而且是最简单的措施之一。
世卫组织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对消费者和食品从业人员提出了5点建议:
保持清洁
  •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还要经常洗手,便后洗手。
  •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 使用安全的水进行食物处理。
  •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 选择经过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
  •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生食,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 特别要注意不要在厨房内存放任何有毒物及其容器,以避免误用、误食。
  •                  生熟分开
    • 生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品分开。
    • 处理未加工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 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 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
    • 即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解冻。冷冻食物解冻的最好办法是微波炉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清洁流动水解冻。
    • 感染了食源性疾病怎么办
      不小心感染了食源性疾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催吐并就医。用手指或筷子刺激舌根部或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立即送往医院,不要自行服用药物。
      2. 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使用。
      3. 发现大量相似症状患者,特别是有共同进餐史者,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反映情况
      4. 此信息来源于健康鄂尔多斯

上一条:14省份拉响警报!一图了解本轮疫情传播链条
下一条:为什么会有“突破病例”?是否考虑加强针接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