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2020年的新春佳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中缓缓走过,所有人都在焦灼不安的情绪中度过了这个特殊的假期,一边是喜庆的节日,一边是不断增长的疫情数字,人们心中更多的是各种担心与祈愿。有这么一群人,当人们足不出户关心着疫情的相关报道时,他们却逆风而上,勇敢无畏的穿起“白衣”,站在了对抗“新冠肺炎”病毒的第一线......
昨天晚上终于睡着了!第一次睡到早晨5点,这对于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刘振堂医生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当回想起在隔离病区中度过的那7天,他对我们说:
我们组是第二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我是组长,这也就是说,一方面作为医生我要为确诊患者进行诊疗,争取他们早日痊愈出院,另一方面,作为组长的我要把我的“战友”平安的带出隔离区,所以,我每天除了正常的医疗工作,我跟大家强调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好防护!
7天里,我亲自带领护士和救护车司机师傅4次去达旗医院接回9例确诊病人。接病人,是非常危险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而且,时间是不固定的,也许下午,也许晚上。我要把这个最危险的工作留给我自己!一共进出隔离病房5次,每次进入都要和患者进行沟通,问病史、做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恐惧。隔离病区中没有什么白班夜班,只要有需要,我就去病房。清晨7点前,我们就已经全员到岗。因为8点前要上传病程,否则就会影响专家会诊。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些每天在病房里忙碌的护士。他(她)们每次进到隔离病房,每次工作4-5小时,甚至更长,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她们不吃不喝,不去厕所!出来的时候,脸都肿的,眼里都是血丝,走路都在打晃,这就是我的“战友”,7天里,我只在隔离宿舍吃过1顿饭,其他的,都是在隔离病房吃的,经过7天的“战斗”我们有惊无险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出仓”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超声科医师魏伟,家在陕西,出现在隔离病区时孩子还没有满月,休假时候专门去东胜部练习穿脱隔离衣,就是要随时准备进入隔离病区,他说:
当天,接到指挥部通知进入隔离病区为一位孕30周的确诊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的指令后,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对家人交代了几句,立即驱车赶往东胜院区隔离病区,进入病区后穿上厚厚的隔离衣,带起密闭的护目镜,推着机器直接进入隔离病房,进入隔离病房不一会,护目镜里已满是雾气,在平时很简单的工作由于视线的遮挡变得特别困难,慢慢的雾气变成水珠,护目镜里面可以看到水在流动,原本就有椎间盘突出的我,在对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查时,长时间弯着腰,出现了腰部僵硬和疼痛的感觉,浑身出汗,好不容易将检查做完,分体隔离衣中的衣服已经湿透,这是有一个患者液体已经输完,因为病房中的护士正在对其他患者进行治疗,我就在外面的“战友”的指导下给患者更换了液体......

回想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杨美荣医生接到指挥部的指令,去一线“接棒”,内心不安的她,儿子还很小,父母已都已年迈。她说:
完成了与上一批的“战友”患者的交接后,指挥中心的电话就来了,“去达旗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以现在时间为节点看来,那个电话只是一个开始,为期一周的疫情狙击战中,共收治五位确诊患者。天蒙蒙亮就开始工作,书写病程记录、上传数据、穿着防护服、带着眼罩、口罩进行标本采样、带领患者做检查,这些平时看似简单的工作,在身着隔离防护服时,会一直忙到深夜。把所有的患者都加入我的微信好友,在病房外时,通过微信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关怀,让他们建立信心,相信我们,配合我们。患者从开始的恐惧、焦虑到接受再到主动配合,看着他们病情逐渐稳定并有好转的迹象,我也开心极了,希望能在我们科学、规范的诊治下早日康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前,我深知自己身为呼吸科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国有难,召必至,战必胜,没有安定的国,哪有温暖的家!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而今全民抗新冠!晨起春光灿烂,明日为元宵佳节,家人盼望平安归来!为期一周的抗疫一线诊疗工作顺利完成并已交接!心情还是不错滴!回到隔离宿舍收拾行囊,洗去疲惫与焦灼,准备享受未来两周的酒店隔离生活,昨夜还做了很多计划,预计在隔离期内逐一完成!吃了午饭,美美的做了个面膜,面膜纸还没揭,却接到了指挥部的电话,一位老年患者病情加重,需立刻再进隔离病区,推着设备再次回到隔离病房,“战友”们忙碌的身影再次出现!马上投入战斗,调试设备,请示专家组,血气分析等等准备工作逐一完成!再次披上白色战袍和我的战友们来到患者床旁,汗水模糊了眼睛,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诊疗护理工作,患者自述较前好转,复查患者相关指标提示较前改善。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暂时落地了!走出隔离区,战友们的衣服已全部湿透,头发上、脸上的汗成串的流了下来,此刻,他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窗外的灯火格外璀璨……

人生无常、日子如常。带着爱和希望,静待疫情褪去。待到河清海晏,相逢国泰民安。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鄂尔多斯加油!

